来源:中国法治宣传维权网
今年以来,国内多点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双河镇21名抗疫援外人员逆行而上,奔赴抗疫一线,书写他们的精彩故事。
“九进九出,我们坚持下来了”
自2022年3月27日接到第一个电话去支援淮南到4月3日起转战上海,期间来回上海9趟,到5月10日隔离结束,历时45天,双河镇中心卫生院张耀朝、吴晓玲、耿良欢、段玉珍、叶辉5人一直坚守在抗疫前线。
叶辉,双河镇中心卫生院的护士长,也是这群人中的一员,家中有老人和2个小孩需要照顾,当她得知要抽调人员支援抗疫时,她毫不犹豫主动请缨,从铜陵转战上海,冲在抗疫第一线,她最小的孩子刚刚满四周岁,视频通话时一直哭着闹着让妈妈回来,而叶辉只能用儿子理解的方式告诉他:“妈妈是一名护士啊,现在上海有人生病了,妈妈得去帮助他们把病治好。你在家听奶奶的话,好好吃饭,妈妈很快就会回来的。”9岁的大女儿一直不出声,直到路途中收到大女儿的信息,“妈妈,我知道你去干嘛,你一定要戴好口罩,我会乖乖听话,照顾好弟弟,等你回来!”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对叶辉来说更是动力,更加坚定她的“逆行”决心!
“在第一次出发去上海的路上,8个小时,我们5个人之间一句话都没说,因为大家压力都不小,上海的疫情感染风险很大,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回家,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回家的那一刻。第一次到达现场的时候我们都很紧张,因为每家每户的门上都贴上了封条,上面都写着阳性患者;还记得,第一天晚上结束采样时,已是凌晨一点多,走在寂静空旷的大街上,之前的喧闹已经不复存在,想想上海几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一夜之间做到足不出户,真的是不容易,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持下来,一起打赢这场仗!”叶辉感慨地说道。
他们每天吃着水煮萝卜和白菜,维持基本的能量需求;因为没有住宿的地方,每天也只能躺在车上睡几个小时;炎热的天气下,他们每日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奋战好几个小时,穿梭在没有电梯的封控楼道中……腿部水肿、肿到穿不进去鞋;水土不服,天天腹泻;担忧与忙碌充斥着一线紧张的日子,最终,“九进九出大上海”,他们做到了!他们圆满完成了援沪抗疫任务!
“主动跨前,只为对大家负责”
疫情防控这项工作,如同一张蜘蛛网,错综复杂,为了切断传播链,防止疫情传播,镇卫生院余武同志被抽调至县流调队支援六安,同样,无论白天黑夜接到任务就立即出发,直接面对阳性或者密接者进行调查,询问其是否发热咳嗽、接触人群及行动轨迹,摸排重点人群,常常工作整个通宵,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做详细记录,用最快速的方式阻断疫情的进一步传播扩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健康守门人”作用。
同样守住这根线的还有我们隔离点的同志,在接到需要支援隔离点的工作任务后,临时抽调11名由机关干部、公安、医务人组成的队伍进驻隔离点,他们在关键时刻勇敢站出来,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恪守心中一份责任担当与奉献。在隔离点,每天的任务繁琐众多,包括入住人员的转接、每日健康监测和信息上报,最重要的是对隔离人员、工作人员以及环境进行核酸样本采集和消杀。为保证入住人员的安全,入驻后,所有人不分昼夜在岗在位,对有思想情绪的入住人员进行耐心细致安抚,并尽力提供各种健康需求。面对繁重、辛苦、高风险的工作,入驻隔离点的同志们从没有抱怨,“隔离人员都能平安健康回家,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别的真的不算啥!”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每一次尽最大努力解决隔离人员提出的需求和问题后,总是能听到一句“太谢谢你们了,你们辛苦了”,朴实的话语让大家温暖不己。二十来天的贴心付出,被隔离人员都看在眼里,隔离阻隔了病毒,但隔不断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温暖,群众的一句“辛苦了”,便是对隔离点工作人员最大的肯定。
“时代不同,但使命一脉相承”
59周岁的内科副主任医师程旭初在援外队员中年龄最大,被抽调支援六安进行核实采样,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从未听到他说过一句苦、叫过一次累,不管谁问他怎么样,他一直都是“还行、不累、不辛苦”。和他同行的同事说,“程主任真的是我的偶像,虽然60岁了,工作起来认真细致,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永远都是笑嘻嘻的”。
爱哭鼻子是大部分女孩子的天性,但哭完鼻子扛“枪”上阵是一种本事。24岁的段玉珍是双河镇中心卫生院年龄最小的,入职半年就被抽去支援上海核酸采样,“刚开始去的时候很害怕,因为每天接触的都是重点风险人员,其中一栋居民楼76人有56人阳性,真的有点担心害怕,去之前不敢跟爸妈说,途中才告诉爸妈。”段玉珍回忆道。而段玉珍母亲出于对女儿的担心一直打电话让她回来辞职,“妈,没事的,别担心,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后退,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会每天报平安的。”段玉珍坚定地说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白衣天使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安全,他们主动请缨、逆行而上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吴敏 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