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法治宣传维权网
10月23日上午,在安徽省歙县三阳镇政府,两面鲜红的锦旗被郑重递到救援人员手中。锦旗上的烫金大字,将三天前那场湖田山深夜搜救的暖心事,再次拉回人们的视线。

警情突发
10月19日18时12分,三阳镇接到110转警:7名游客在三阳镇湖田山腹地迷路,急需获得救助。接警后,值班带班领导李毓巍第一时间连线报警人刘某,据刘某自述一行7人于当天上午9时左右由杞梓里镇小昌溪村进山,原计划下午4-5点下山,爬行8小时后逐渐迷失方向,现在所处位置大概在杞梓里镇皖南巴厘岛附近山林的悬崖上,但手机定位位置在三阳镇湖田山山脉,能看见远处村庄的灯光,找不到下山道路,报警人同时告知7人中有两名小孩。情况紧急,三阳镇迅速联系三阳派出所及天樽特卫,双方安排精干力量即刻赶赴杞梓里镇皖南巴厘岛附近实施搜救。
多方力量集结
10月19日19时10分,杞梓里镇小昌溪村,三阳镇、三阳派出所、歙县消防救援大队、杞梓里镇、杞梓里派出所五方力量火速集结,成立临时指挥部,经现场勘探及报警人的描述,初步判定被困人员所处地点大概在三阳镇和杞梓里镇两镇交界处。因湖田山区域广袤,部分山脉与杞梓里镇和绩溪县接壤,山林地形复杂,且其为非景点区域,没有道路,平时鲜有人员进入。时值农历月末,天空月光微弱,视觉可见度极差,加之当天为小雨天气,山林间已腾起雾气,传统人工搜寻难度极大,为避免盲目施救造成次生意外,救援队决定采取先安抚被困人员,同时紧急调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实施搜救。

空地协同搜救
10月19日19时45分, 歙县消防救援大队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搜寻,经过半小时搜寻后,屏幕上捕捉到热成像信号,7个被困人员热源信号一个不少出现在屏幕上,能确定被困人员生命安全。同时派出所民警利用灯柱和对方联系初步确定被困方位,结合地形勘察结果与被困人员位置信息,指挥部现场会商研判,敲定“空地协同、分组推进”搜救方案。救援队伍兵分两路:无人机组操作升空开启热成像模式,对密林沟壑进行持续扫描定位;地面搜救组分两组从三阳镇徐家坞和杞梓里镇皖南巴厘岛两个方向进山沿灯柱所照方位上山搜救。

搜救被困人员
10月19日22时00分,山越救援队到达现场汇合,通过无人机搜寻,热成像仪屏幕上捕捉到7个移动的强热源信号,操作员陈晖迅速降低飞行高度、锁定热源,推进镜头后,从屏幕上直观可见被困人员精神状态良好,通过救援队喊话联系,对方告知没有人员受伤。因近日气温骤降,且当晚搜救区域阴雨绵绵,雾气浓罩,考虑被困人员皆衣裳单薄及2名未成年人的体力需求,救援队决定先空投保温毯和食物,确保被困人员保存体能。22时30分左右地面搜救队员成功找到被困人员。为确保两名未成年人下山安全,经研判,救援队决定选择平缓易行的缓坡、林间开阔无攀爬段落地带缓慢稳步护送下山。
成功救援
10月20日凌晨3时00分,历经4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7名被困人员终于在救援队的贴身护送下安全抵达山下,这场从19日傍晚启动的紧急救援,历时整整8个小时,终获圆满。
锦旗谢恩人
“守护群众安全,本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两面锦旗,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参与救援的三阳派出所民警姚宁说。
“这次救援能安全把孩子和大家带下山,所有参与救援人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希望所有家长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孩子负责,不要盲目出行。”参与救援的三阳镇党委副书记宋庆帆说道。
一场深夜里的双向奔赴,两面饱含感激之情的鲜红锦旗,成了古镇三阳最暖的初冬记忆。(洪丽萍 周建飞)
责任编辑 程东建 徐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