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法治宣传维权网
近年来,安徽省青阳县酉华镇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织密组织网络,筑牢党建赋能“红色根基”。构建综合网格。围绕“党组织+网格化服务”模式,打造“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体系。依托102个综合网格和44名网格长、102名网格员,在村民的“拉家常”中收集意见建议40余个,在通俗易懂的“打比方”中宣传解读政策30余条,推动各项工作下沉到网格。强化联系包保。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基层治理联系点制度,重点关注14个社情民意复杂的网格,收集并解决各类问题50余件。全面掌握网格矛盾纠纷摸排调处情况,对已解决的纠纷实行跟踪管理,对暂未化解的隐患上门调处,确保问题处理不出“格”。实施书记领办项目。聚焦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坚持“小切口”解决“大难题”,完成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9个。
坚持需求导向,释放为民服务“红色能量”。畅通沟通渠道。学习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强化责任担当意识,通过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放大服务效能。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试金石,以各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征询等方式,征集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并形成“清单”,向有能力、有意愿的志愿者进行“派单”,开展理论宣讲、义诊体检等活动200余场次。优化服务供给。推行企业“点单”、部门“送服务”上门工作机制,7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每月到企走访,为13家企业提供超5000万元融资支持。发挥非金属矿产业链党委作用,开展各类活动10余场,解决链上企业项目资金、用地用工等问题诉求30余个。
落实多元共治,积蓄基层治理“红色势能”。创新自治机制。依托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党群之家、党群服务微站等红色阵地,打造“百姓说事点”8个,实行“村民说事—现场解答—村干部领事—问效结事”工作法,及时收集解决群众诉求和关切。筑牢法治底线。以“江淮普法行”活动为载体,开展普法活动20余次,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从老党员、致富能手、法律工作者和志愿者中选取一批政治素质好、宣讲水平高的村民,培育“法律明白人”155人。强化智治支撑。坚持“数字化”一体推进,引导群众下载使用反诈APP,引导群众通过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表达诉求、实施监督。依托“雪亮工程”建设,安装视频监控设备300余个,镇域重要路段、重点水域监控全覆盖,实现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双提升”。(刘翠霞 施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