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法治宣传维权网
今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安徽省歙县霞坑镇紧扣“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主题,以“进村”为宣传核心方式,将“极端性灾害天气风险识别”与“自救互救技能”两大关键内容,浓缩在精心设计的宣传单上,通过“递单+讲解+演示”的宣传模式,让应急知识直抵村民手中、记在心里。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手持一叠叠彩色传单,对围拢着前来咨询的村民,逐页拆解传单里的“应急干货”。志愿者用亲切的方言指着传单上的漫画,把抽象的灾害信号变成了村民眼熟的场景,“天边要是挂起‘乳状云’,村口小溪突然浑了、涨水了,那是山洪要‘打招呼’啦,赶紧往高处跑!”
讲起自救互救技能,志愿者更是手把手教。“火灾自救”板块里,针对农村常见火情写得明明白白:厨房起火,得先赶紧关掉煤气阀,再用湿麻袋捂盖或灭火器扑救,切记别用水浇,防止火星飞溅扩大火势。“触电急救”部分则明确“先断电源再救人,找不到电源就用干木棍挑开电线”的原则,搭配着触电场景的示意图,让村民一眼看懂操作要点,让“纸上技能”立马变成能上手的真本事。
“这传单像本‘安全小字典’,过日子用得上!”村民们笑着把传单叠好揣进兜里,有的还特意多要几张,说要贴在店里、家里显眼处。(张超凡 周建飞)
责任编辑 程东建 徐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