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法治宣传维权网
本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河南省周口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和西华县文旅公司在工作中,也一直在思考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大众口味,在新时代焕发新动力。
恰逢全国人大法工委致电西华县委,征询西华县关于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意见。为此,特提出以女娲为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在河南省西华县举办中华母亲节的建议。
一、中华民族需要自己的母亲节
(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需求
经典不能仅仅存于研究者心中,只有化在民间,成为气候、成为地力,才能成为营养,也才能保有生命力、建设力。传统文化应当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广传承,让表达形式跟上时代发展,“以百姓日用而不觉”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而节日,正是人民群众认同文化、自觉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应当充分利用。
(二)提升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近代以来,母亲节、父亲节等外来节日已经成为西方文化传播、意识形态入侵的重要方式。几年前基督教在国内疯狂传播、2022“人教版”教材事件,充分说明文化安全形势严峻,维护文化安全刻不容缓。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的杨叔子院士有句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文化精神,不打自垮。”所以,中国应当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节日为依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深入民众,深入心灵。
(三)弘扬孝老爱亲的家风家训需求
中华民族自古便有孝老爱亲的风俗,《二十四孝》的故事广为流传,孝道不仅是修身齐家的基础,各朝各代也都将“孝”字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思想家孔子有深刻的认识:“齐之以政,导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德,导之以礼,民有耻且格”。”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要注重文明家庭建设,要注重家庭、家风、家教,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举办中华母亲节,是弘扬母慈子孝、孝老爱亲的家风家训的必然需求。
二、以女娲为始母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根由
(一)女娲的始母地位中华民族公认,坚如磐石
女娲是中国具有崇高地位的神话传说人物,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女娲神话、女娲文化,都会祭拜始母女娲,影响力无与伦比。
1.女娲是被历代人民认可的中华民族的缔造者
(1)中国历代都有对女娲创世功绩的记载和歌颂,自先秦到明清时代的文献、神话传说、诗歌、民俗中都有记载。《诗经 陈风》、屈原《天问》《列子汤问》《风俗通》《说文解字》《韩非子》等文献中,都记载有女娲神话传说。足以证明,在春秋时期以前至今,女娲是被中国历代人民认可的创世始祖。
(2)中国历代都有祭祀女娲的风俗。《礼记》中说,“仲春之月,以太牢以祠女娲”“仲春三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说明在商周时代,中国就有祭祀女娲的社会风俗。而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自汉至明清,不乏关于女娲祭祀的记载,更有许多流传至今的祭祀庙会。而流传至今的周口市西华县的女娲祭祀庙会,规模盛大,保留有许多原始社会的祭祀色彩。这一点能够证明,女娲祭祀是历代流传绵延没有断绝的祭祀文化。
2.女娲是全国各地各族人民认可祭祀的中华始母
(1)几乎全国各省都有女娲文化,将女娲视为造人创世的始祖,而且所有的女娲文化遗址都有祭拜女娲的传统。比如西华县女娲文化遗址群及全国其他地方260多处女娲文化遗址也都流传着对女娲的祭祀风俗。
(2)除了汉族,云南的苗族、侗族等民族至今还保留着以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祭祀的传统。
(二)女娲功绩无与伦比
中国境内没有任何一位女神的影响力能够与女娲相提并论。
1.女娲的功绩无与伦比。
根据古籍、传说等记载、民间故事、传说,女娲补天造人的功绩无可辩驳,功绩无与伦比,是理所当然的中华始母。
2.女娲文化在民间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1)在民间传说中,有各种各样的版本。西华县民间流传的《开天经》《补天经》《造人经》等经歌,《女娲补天》《化育万物》《抟土造人》等民间故事,都详细记载歌颂了女娲创世补天造人的功绩。
(2)在各类文学作品中,也有或详或简的记载与引用。比如李贺《李凭箜篌引》《封神演义》《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中,都引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李白、杜甫、李贺等大诗人在诗词中或直接歌颂女娲公德,或间接引用。
(3)在现代的各类影视、游戏、动画作品中,也对女娲的故事有所衍生。《仙剑奇侠传》《哪吒传奇》《封神榜》等脍炙人口的影视和动画作品,都以神话传说为基础,塑造起女娲创世造人的大地之母形象,使得女娲神话在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心中广泛流传,认同度不断提升。
(三)女娲形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民间信仰
女娲的始祖兼始母形象,母系氏族伟大部落首领的娲皇形象,置婚姻、送子的娲娘形象,深入人心,已经潜移默化、约定俗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及朴素虔诚的民间信仰。西华县的民俗拴娃娃、唱经歌、担经挑等活动,传女不传男,是女娲作为母系氏族代表的显著体现,是女娲作为始母承载的美好期盼,是女娲形象的具体形式。
(四)女娲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高度吻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女娲文化凝炼出的创造精神、包容精神、担当精神、奉献精神、慈爱精神等,与习总书记概括的“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一脉相承,高度吻合,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女娲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全符合党的“二十大”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正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女娲创造了人类,补天创世,功绩无与伦比,整个中华民族都是女娲的子孙。女娲中华始母的地位,是全国各族人民、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认可的,影响力更是无与伦比。女娲的形象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母亲”形象的浓缩,女娲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高度吻合,是理所应当的中华始母,也是理所当然的中华母亲节的不二人选。
三、设立中华母亲节的地点
女娲是中华母亲节的不二人选,因此中华母亲节应当设立在女娲文化有说服力、信服力,传统较为浓厚的地区,建议在河南省西华县设立该节日。
西华县是全国众多女娲文化遗址、遗存的杰出代表,也是女娲创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相当丰富完整,自成体系的地区。在全国的女娲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得到了官方认可。
(一)西华县盘古女娲文化得到官方认可
1、中央文史馆盘古女娲创世文化课题组研究表示“盘古、女娲遗存同时拥有,一起祭祀一起供奉的,从目前我们知道的也只有西华一个地方,这是西华明显的优势。在全国260多处女娲文化遗址、遗存中,西华县盘古女娲文化遗址、遗存最完整、最系统、最独特。”
2、西华县盘古娲创世文化分别被中央文史馆和河南省社科院设立课题组,西华县被文化部中国大众文化学会授予“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传承基地”和“中华盘古女娲文化研究中心”。
3、河南省社科院盘古女娲创世文化课题组认定西华盘古女娲文化具有始祖文化性质,认定女娲为中华始母。
4.河南文史馆馆员侯耀忠与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研究会会长耿宝山撰写的《盘古女娲文化遗存揭示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完整性》在《国是咨询》2015年第6期刊载,进入中央高层视野,详细论述了西华县盘古女娲文化的完整性和重要意义,确立了西华县在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二)西华县女娲文化遗址、遗存完整独特,互为印证
西华县女娲文化十分丰富,既有完整独特的遗址遗迹,又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互相印证,互相说明,自成体系。有“四多”:一是文献记载多,二是现存实物多,三是神话传说多,四是与盘古、女娲有关的地名、村名多。
1、现存的遗址遗迹完整、独特、丰富,较为典型、真实可信。
女娲城遗址,现存一块明代“娲”砖,且有《河南通志》《西华县志》等文献记载。龙泉寺明代《重修龙泉寺碑记》上也有记载。
昆山女娲宫遗址,宫殿宏大,供奉盘古、女娲等,朝拜者络绎不绝,传说昆山是全国诸多山脉之头,因此称为山子头。《西华县志》《李凭箜篌引》中,都有昆山和女娲宫的记载。
都城岗中皇山遗址。中皇山山头在历史动荡中被损毁,但百姓常在此处抔土焚香祭祀,今已重建。在历史文献中也有所记载,清乾隆《西华县志》记载:都城岗在县西三十里,在今艾岗乡都城岗村。经歌《开天经》《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记要》《路史》、《中国古史分类记闻》等文献均有确切的记载,其地理位置基本一致,能够说明该女娲都城的地址,正是如今的都城岗中皇山遗址。
泥土店遗址相传是当年女娲抟土造人的地方,属距今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村西有女娲补天遗存——鳌山,鳌山旁有“娃娃沟”和“月牙湖”。传说月牙湖就是女娲取水和泥的取水池,娃娃沟就是当年女娲抟土造人形成的。
2.西华女娲还存在相当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有庙会、擂马子、鸡毛人逗蟾、唱经歌、担经挑、对宫、守宫、拴娃娃等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颇具原始色彩,充满了母系氏族对生殖、力量、神灵的崇拜。
(2)唱经歌等活动。经歌有长有短,内容丰富,歌颂了女娲创世的伟大创举,比如说《开天经》《造人经》《补天经》等,都是在民间口口相传的经歌,对女娲创世的过程记载详细,又充分证实了女娲遗址遗存的真实性。唱经歌因其丰富的内涵及悠久的历史,被称为远古文化的“活化石”。
西华县的遗址、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联系紧密,互相印证,互相说明,这是西华县女娲文化和其他地方相比的独特性,也是西华县独有的文化优势,能够自成体系,让中国的创世文化有足够的说服力。因此,在西华县设立中华母亲节,有足够的支撑和依据。
四、中华母亲节的日期
以女娲设立中华母亲节,日期以农历三月十五为宜。理由如下:
(一)以女娲为始母设立中华母亲节,纪念的是女娲的巨大贡献和功德,日期不是关键所在。
(二)农历三月十五蕴含丰富文化内涵
1.符合群众习惯。全国各族各地,农历三月十五都有各类传说习俗,例如财神、碧霞元君、医神圣诞,在民间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利于大家接受。
2.符合历史习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三月份祈求生育、祭祀女娲的风俗习惯。古代,三月三日是为上巳节,便是祈求生育、除灾辟邪的重要节日。在女娲文化兴盛的西华县,三月份有祭祀女娲、祈神赐福、保佑丁续人意的盛大庙会。文学名著《封神演义》描写的商朝祭祀女娲的日期是农历三月十五,影响深远。
五、以女娲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意义
(一)提升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让全体中华儿女认识到,我们拥有共同的血缘根脉、共同的文化源头。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有效提升天下子女及母亲的道德文明素质。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农历三月十五举办中华母亲节,在河南西华设立主会场,全国各地设立分会场,共同祭拜始母女娲。 (邵瑞刚 段改春 彭世繁 程东建)